此诗写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王禹偁被贬为商州(今陕西省商县)团练副使时。诗以白描的手法写村野秀丽的秋景,情景交融,清新流畅,是王禹偁诗歌的代表作品。
首联“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诗人让马儿慢悠悠地在长满菊花的山路中信步前行,“悠悠”说明美丽的景色使诗人流连忘返,诗人的游兴正浓。
中间两联的对仗非常工整,特别是颔联,是历来传诵的名句。上句动中有静,下句静中有动,精巧工致。“数峰无语”,将山峰拟人化,仿佛是说山峰原先是会讲话的,暗示山峰也有生命或心灵。颈联里的“胭脂”与“白雪”,一红一白,色彩清新,风景如画。在这两联中,诗人调动了各种感官,分别从声、形、色、香等不同角度,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傍晚时分静穆而又多彩的山村秋景。
最后两句点明了全诗的主旨。诗人在这样美丽的风景中,却突然有一种失落、惆怅之感:村中小桥、原野中的树都与家乡的景物那么相似,而自己此刻却被贬异地,远离家乡,于是原先悠闲自在的勃勃游兴,立刻转化成无法消释的思乡之情了。由此可知,这首诗虽写村行风景,其实是借风景来传达内心的情绪:村行引起兴致,兴致生出赞美,赞美转为乡思。贯穿此诗的,正是诗人思念家乡的无限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