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唐国公李渊趁势在晋阳起兵,于618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为盛唐奠定基础 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 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705年神龙革命后,恢复唐国号 唐玄宗时期出现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 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 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 历经唐宪宗“元和中兴”、唐武宗“会昌中兴”及唐宣宗“大中之治”,国势复振 随之而来的唐末农民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并使藩镇势力大增,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严重削弱,皇帝成为军阀争夺的对象 唐朝名存实亡 907年藩镇将领朱温篡唐,唐朝灭亡 唐朝疆域空前辽阔,极盛时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 唐朝对周边民族采用羁縻政策,并通过册封、和亲等多种方式,与各族建立密切的政治、经济上的联系;统治阶级以开放心态与博大胸襟兼容并纳外来文化,日本、南诏、新罗、渤海等国均遣使学习唐的制度、文化,边疆、内地各民族呈现大交融局面 唐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对外交往活跃,制度上也有重要建树,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 唐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通过与各国的交流,唐朝的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等特点,在诗歌(唐诗)、书法、绘画、音乐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