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卒反。”①加上粟特人与唐代马政之间本身存在的密切联系②,使得学界普遍认为安禄山因担任陇右群牧使、楼烦监使而获得了马政大权。事实上这个观点尚有较大的商榷余地,理由要可如下。其一,按照唐马政发展的趋势,安禄山于天宝末年担任的陇右群牧都使,在当时已经不是全国马政的实际掌控者。③安禄山的马政职衔,《安禄山事迹》记载较为详细,其于天宝十三载(754)正月“加闲厩、苑内营田、五方、陇右群牧都使、度支营田等使”④,为了便于探讨,先就这一职衔略做解释。所谓闲厩使,即负责宫廷仗内仗外厩马事宜;苑内营田使负责苑内营田事务;“五方使”当为五坊使,是就仗内马政而言的⑤;陇右群牧都使是玄宗朝后期全国牧监的最高长官;度支营田使指陇右群牧度支营田使,负责陇右牧财政屯田事宜。从他当月随后又加封苑总监来看⑥,他要求同时兼领仗内仗外马政和陇右群牧事宜。这一职衔看似权力颇大,实际上只是特殊时期对功臣或重要将领的荣宠待遇,并不会将马政权力完全交给一人。安禄山这种兼统厩牧与监牧的职衔,在唐前期历史上还曾出现过几次,就目前所见到的史料来看,有斛斯政则、嗣虢王李邕、平王李隆基诸人。例如,禁军宿将斛斯政则曾于显庆二年(657)以右监门卫将军“检校腾骥厩,兼知陇右左十四监等牧马事”①,实际是加强禁军力量的一种配合举措。②又如,景龙四年(710)嗣虢王邕曾以“金紫光禄大夫行秘书监、检校太尉、殿中监知陇右三使仗内诸闲厩”③,亦非真正掌控陇右三使。④再如,景龙四年(710)六月平王隆基曾任陇右诸牧监使⑤,但史书记载其正式职衔为“殿中监、同中书门下三品,兼押左右万骑”⑥,着眼点仍在于禁军权力。安禄山在天宝十三载(754)获得的马政职衔,其实也类似于上述诸人,是唐廷对于荣宠之臣的特殊礼遇,不能据此认为其实际控制全国马政。
相关影视:video中文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