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阳明心学的意义和影响
明朝中叶以后,随着程朱理学思想统治危机的出现,人们已不满于程朱理学的禁锢和僵化。商品经济的发展,新的经济因素的出现,市民意识开始多多少少反映出来,于是要求维护人的权利和尊严,尊崇人的主观精神成了时代潮流。在这种情况下,注重主体精神作用的心学思潮逐步发展起来。
阳明心学的意义 王守仁是中国哲学史上承上启下的人物,他的学说有着总结儒学的意义,显示了中国古代的某种终结和近代的开端。黄宗羲在《明儒学案·师说》中有精辟的概括:“先生承绝学于词章训诂之后,一反求诸心,而得其所性之觉,曰‘良知’。因示人以求端用力之要,曰‘致良知’。良积为知,见知不囿于闻见;致良知为行,见行不滞于方隅。即知即行,即心即物,即动即静,即体即用,即工夫即本体,即下即上,无之不一,以救学者支离眩骛,务华而绝根之病,可谓震霆启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来,未有若此之深切著明者也。”黄宗羲的这段评语,影响了后世推崇阳明及其学说的学者的看法。
阳明心学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的学说,其理论的核心就是“致良知”。“良知”一词出自《孟子》。王守仁因对程朱主张向外格物穷理发生怀疑,又领悟到“吾性自足,向求之于外物皆非也”,遂以“心即理”命题立论,阐述良知说,倡导向内心用力,并断言良知“即是天理”。他通过“良知”即是“天理”这个命题,强调人人只要向内心省求,就能达到圣人境界,即使是愚夫愚妇通过学习和道德修养也可以做到。这种观点自然会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增长,使人耳目一新。这对引导人们从崇拜经典和偶像到崇拜良知和自我过渡,显然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