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接近与相似关系的影响来说,如果二者的对象包含于这个实在物的系统之中,那么这两种关系必然是有助于因果关系的,并且会投入更大的力量来灌注那些与想象相关的观念。现在,我便对这一内容进行一番充分的详述。与此同时,我还要更加深入地说明我的看法,即使有些时候相关的对象不过是一种虚构的东西,这种关系也能使那个观念活跃起来,并且扩大它的影响范围。如果一个诗人借美丽的花园或者草地的景色来激发自己的想象,那么对于极乐国土,他便更能构建一幅生动活泼的写景画面了;就像在另外的某个时候他也能通过自身的想象身处神话境地中,从而用假设的相近关系来激发他的想象一样。
然而我虽无法完全摆脱相似关系与相近关系利用这种方法作用于想象,不过我们能够发现,当只有它们其中的某一个出现时,它们的影响力是十分微弱而且是不确定的。就像我们要利用因果关系来促使我们认同那些真实的存在,而且,我们要用这种信念为这方面的其他关系加强力量。因为当一个印象呈现出来的时候,我们不仅虚构其他的对象,还会任凭自己的喜好而促使那个对象跟那个印象形成一种特别的关系,不过对心灵来说,这个对象造成的影响是很轻微的;并且当这个印象再次出现时,也没有什么用来决定我将同一对象置于对它的同一关系之中的充足理由。心灵也不必虚构任何类似的或接近的对象;如果虚构了这类对象,它不一定一直限于这个对象的范围,而绝对不允许存在丝毫的不同或者改变。我承认,这样的虚构的确极少有那些理性充当它的基础,所以除单纯的任性以外,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使心灵产生这样的虚构;而且那个任性原则是变化着的而且是不确定的,因此它的作用不会产生多大程度的强力与恒常性。为心灵所预见的那种变化,从最初的瞬间起就意识到它活动的散漫性,无法牢牢掌控它的对象。我们在单一的例子中能够轻易地发现这个缺点。然而由于经验和观察的再次提高,这时我们就能够对我们想起的各个例子加以比较,然后确立一条通则:对于凭借虚构的类似与相近关系而在想象中所发生的那些浮光掠影,我们不能有丝毫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