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三,例结。
如幻喻能通达三性三无性。其余梦、化、影、像、水月、阳焰、干城、饿鬼等喻,但是依实起虚,执虚为实者,悉喻三性,类以可知。若直以此等诸喻依实起虚故,偏喻依他性亦得也。但虚体是实,即可喻真实性。虚随执转,即可喻分别性。是故此等诸喻,通譬三性。解此喻法次第无相,即可喻三无性也。
初谓:凡依实起虚、执虚为实等法,悉可譬喻三性。可由幻喻,类推而知。如心之现梦、山之化云、灯下见影、镜中现像,以及水中之月、旷野之阳焰、海上之干闼婆城、谓树橛为饿鬼等,皆可为喻。其所依之实,可喻真实性。所起之虚,可喻依他性。执虚为实,则喻分别性也。次谓:若以依实起虚之影像等,偏喻依他性者,则即就依他而辨三性亦得。盖虚相当体,原是实所变现,如本识中净分,即可喻真实性;虚相随执,转而成为妄境,如本识中染分,即可喻分别性。末复谓:此等诸喻,既通喻三性,即可喻三无性。“次第无相”者,如先除分别执实,入无相性,即是无相相;次除依他执虚,入无生性,即是无生相;更除真性上横执之真,入无性性,即是无性相也。